了解髮際線是保持健康頭髮的第一步。 透過重新審視日常生活習慣,進行適當的護髮,可以保持頭髮健康。
據說亞洲人的頭髮數量平均為10萬根,1天自然脫落50~60根。 頭髮的生長速度因人而異,1天約0.3mm,1個月約1cm,1年內約15cm,頭髮的壽命男性為3~5年,女性為4~6年左右。 這1根頭髮從出生到脫落的週期被稱為“頭髮週期”,頭髮週期分為成長期、退行期、休眠期、發生期的4個時期。
生長期是頭髮生長最活躍的時期,通常持續2到6年。 在此期間,毛根的細胞迅速分裂,頭髮變長變粗。 處於生長期的毛髮約佔整體的85~90%。
退化期是生長停止、毛根收縮的短期過渡期。 這個期間大約持續2-3周。 處於退行期的毛髮約佔整體的1%左右。
休眠期是頭髮完全停止生長,毛根停止活動的時期。 這個期間大約持續3個月。 處於休眠期的頭髮約佔總數的10~15%。 休眠期結束後,頭髮會自然脫落,新的頭髮進入生長期長出來。
毛週期中大部分是成長期。 生長期越長,頭髮就會長得越長,而且往往會變粗。 之後,經過停止生長的退行期,髮根位置變淺的休眠期,被新生的頭髮推開,輕輕一點力自然脫落。
這個週期因頭髮而異,不會均勻地進行,因此通常不會一次性脫落大量頭髮。 但是,如果頭髮週期因某種原因而紊亂,就會成為脫髮症和頭髮稀疏的原因。 例如,壓力、荷爾蒙波動、營養不足、遺傳等會影響頭髮週期。
另外,根據性別和年齡的不同,髮週期的長度和比例也不同。 男性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縮短,這往往是頭髮稀疏的原因。 另一方面,女性在懷孕或分娩後可能會出現暫時的脫髮,但通常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恢復。
均衡的飲食、適度的運動、壓力控制和頭皮護理對於保持頭髮週期的健康至關重要。